NEWS CENTER

三大黄金养生时间段: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

三大黄金养生时间段: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 2017-04-26                        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人们常说养生,但也要有个重点。从我们日常的生活节奏来说,早上、中午、晚上都是养生的重点时间段。 而在春季的这三个时段,有三件大事要特别注意,今天小优带您一起详细解读…… 这三件大事就是:“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针对这三件事,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养生大法,能助你健康少病痛,快来看看吧!   第一件大事:早上养胃 黄金时间点:7点到9点 这个时间段,气血流经胃经,一定要让胃开始有条不紊地工作。现如今,胃疼已成了现代人的“家常便饭”。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统计显示,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0%,且正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 俗话说,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即使是没有胃病的人,在生活中也要特别注意对胃的保养。防范于未然,才能健康少病痛! 所以,我们早上要吃好,否则容易气血不足,并患上胃疾。这里,就需要注意两个时间点: 早上7点,一杯温水护胃 在7点左右喝杯温开水,可以湿润口腔、食管、胃黏膜,冲刷附着于黏膜的黏液和胆汁,促进胃肠蠕动,为进餐做好准备。 还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但不宜过多饮水,约100毫升即可,以免冲淡胃酸,影响消化。也不宜喝凉水,以免对胃部造成刺激。 早上7点半,吃好早餐养胃 经常不吃早餐引发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的几率高达36%。还易导致低血糖、记 忆力下降,增加胆结石患病风险。 一份好早餐,应包含谷类、奶类、肉类、豆制品、水果和蔬菜等。此外,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状态下损伤胃黏膜。   第二件大事:中午养心 黄金时间点:11点到13点 11点到13点这个时间段,也就是午时。此时心经当令,是一天中最利于养心的关键时刻。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何养护心脏尤为重要。 刺激心包经:保护心脏 人的身体有两条与心脏有关的经络,分别是心经和心包经。心主神明,心经和神智有关;心还主血脉,主要与心包经有关。 而在饭后半小时左右,如果适当地刺激心包经,可以增加心脏供血,有效地保护心脏。这个方法,不但适用于患心脏病的老人,对所有老人来说都是很好的养生妙招。 方法:用一只手沿对侧心包经的路径,从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内关、极泉等穴重点按揉。如果觉得按揉比较麻烦,沿心包经拍打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午睡:护心血管,防心脏病 道医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宰。午睡不但有利于补足睡眠,而且能够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 午睡,还可大大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病机会。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对身心也是很有好处的。   第三件大事:晚上养百脉 黄金时间点:21点到23点 这个时间段是三焦经当令之时,该经通达身体的五脏六腑,因此也是增元气、养百脉的好时机。 不少人会利用晚上的时间锻炼或是进行娱乐活动,但要记住:在21点到23点,就应该静下心来了。 晚养百脉:做好三个动作 1、手指梳头:气血畅 俗话说,头梳千遍,病少一半。推拿功法里有一招叫做“拿五经”,每次梳头就是在梳五经。 它有疏通头皮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要想起到保健的作用,晚上用手指梳头应不少于3分钟。 2、温水泡脚:补肾脏 人体的肾经,是起于足下的。温水泡脚以后,对肾经起到温养的作用,肾经自然也会对肾脏形成好的作用。 泡脚有个黄金时间点,晚上9点到11点泡脚最合适。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晚上养百脉的时间段。需要注意的是,泡脚的水温一定要适度,不能过热或过凉。 3、晚上捶背:好入睡 […]

女性养颜靠细节,调理气血是正道!

女性养颜靠细节 调理气血是正道 2017-08-25                         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 现在很多女性都希望自己不施粉黛也会光彩照人,如果不需要妆饰,随时随地能够呈现出完美的状态,该是多好的事。生活中,马不停蹄的生活节奏和压力让女性很难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规律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已经成了女性生活中的常态,殊不知,这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严重影响到肌肤健康,加速肌肤衰老步伐。 爱美是女人天性,大部分女性为了美丽,无奈地把“美”的任务交给化妆品。有人会用高级人工化学制品做护理、有人会耗资不菲去嫩肤、也有人会迷信激素甚至拉皮,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只能做到短暂的、表面的美,很多高级化妆品中含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通过皮肤渗透到身体中去,最终导致女性身体内分泌失调,给健康带来问题。 女性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美丽起来呢?古人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了答案。《黄帝内经》——“脏象学说”中有养于内、美于外的观念,也就是说,内在调养好了,外在就会美丽。这种自内而外的美丽,是非常自然而且健康的。反之,如果不肯注重内在调养,皮肤和气色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为的增美只能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三十岁以后,很多女性脸色会呈现出面色惨白或萎黄,部分为劳疾所致,大部分是血虚引起的。这些女性不仅脸色差,而且平时容易疲倦、头晕,有时还会有心悸。血虚还会表现为舌苔薄、白,经血颜色表现为淡、稀,这时候就需要补血,血气补足了脸色自然红润,整个人也就有精神。还有的女性是肤色暗沉,怎么搭配衣服都显得气色差,这往往是肾气不足引起的,由肾气不足而导致的阴液亏损,皮肤就得不到滋养,就会显得暗淡无光。肾气不足大多是疲累所致,如果你感觉到自己疲惫、劳累,且胃口不好,就应该补补肾气。 脸色很白,毫无血色,很可能是严重缺乏血气以及宫寒,这时候就需要温经散寒调宫,最简单的方法是喝一点生姜红糖水,体内寒气散去了,才能改善气色,让肤色红润,白得更自然。 肤色暗黄,而且有很多黄褐斑,那需要调肝理气了。黄褐斑和瘀斑在中医里叫肝斑,就是肝气郁结引起的。如果你是长斑的中年女性,抹什么祛斑产品都没有调理肝脏效果好。 脸上皱纹多,多半是脾胃两虚,用去皱产品不如调理脾胃。假如皮肤粗糙,则往往是阴血不足,体内燥火旺,养好阴血皮肤自然就会变得细嫩了。假如面容虚胖水肿,往往是阳虚,肾阳不足,所以水湿上泛于头面部,调理好肾阳,面庞自然变得更紧致。 基本上,女性在意的皮肤、气色等方面的问题,都是有内在根源的,也是身体内部失衡的信号。通过中医辩证论治找到根本原因,把身体调理好,皮肤问题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改善。 当你把内在调理好了,气色红润,给别人的“精、气、神”就完全不一样了。 中医认为,体内脏腑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经络畅通,肌肤才能将体内充足的气血运行到面部。有的女性身体底子很好,气血也畅通,气色、精神各方面都很好,但由于天生的原因,个别人皮肤颜色有些暗淡、发黑。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脸看上去更白嫩一些呢?这就需要“调理”,中医调理的方法很多,例如逸情、食疗、养心、健身、排毒等等,这些多属于自然疗法,而且所用的材料大多取自于天然的动物、植物、矿物,日常食物也占相当的比重,这种调理的方式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可以说中医给你的美是一种安全、环保、健康的美。

治疗近视六方

治疗近视六方 2017-03-22 小中医 国医杏坛 导读 近视眼中医名“能近怯远症”。笔者根据“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此窍不通”,“心者,神之舍也”,“神光者,谓目中自然能视之精华也。夫神光原于命门,通 于胆,发于心。”等理论,采用升阳泄阴、补阴壮阳、益心定志、养血安神、舒肝明目、温补命门等法,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于下: 治疗六法 01 升阳泄阴法 东垣说:“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能近怯远症,如兼见耳鸣失聪,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无力,口苦咽干,脉虚无力者,法当升阳气泄阴火。 方用加减益气聪明汤:黄芪10g,党参10g,蔓荆子10g,升麻6g,葛根10g,黄柏10g,白芍10g,菖蒲10g,柴胡10g,炙甘草6g。 02 补阴壮阳法 海藏说:“目能近视知其有水,不能远视责其无火”。张景岳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能近怯远症,如兼见精神不振,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方用补阴壮阳汤:熟地20g,茯神10g,枸杞15g,菊花10g,党参10g,菟丝子10g,楮实子10g,肉苁蓉10g,锁阳10克。 03 益心定志法 《灵枢·大惑论》说:“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审视瑶函》说:“过虑多思,因乱真而伤神志”,神志伤则目不能远视。 能近怯远症,如兼见心悸气短,神疲体倦,舌淡苔白,脉细弱者,法当补益心气,定志安神。 方用加味定志丸:远志200g,菖蒲200g,党参100g,茯神100g,黄芪200g,朱砂15克(另研极细水飞),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朱砂为衣,早晚各服10g,开水送下。 04 养血安神法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诸脉者,皆属于目”,“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审视瑶函》说:“久视伤睛成近觑”。 能近怯远症兼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者,宜养血安神。 方用加味补心汤:党参10g,丹参10g,玄参10g,天冬10g,麦冬10g,远志10g,酸枣仁10g,生地20g,柏子仁10g,五味子6g,木贼草10g,菊花10g,茯神10g,当归10g,桔梗10g,朱砂1克(另研极细水飞吞服)。 05 舒肝明目法 《灵枢·脉度篇)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五色矣”。若肝气郁结,经络涩滞,则目之光华不能发越于远。 能近怯远症,如兼见眉骨酸疼,头痛眼胀,干涩昏花,脉沉弦,或沉而无力者,法当疏肝解郁。 方用加减舒肝明目汤:当归10g,白芍10g,柴胡10g,茯苓10g,栀子10g,丹皮10g,青皮10g,香附10g,桑葚子20g,女贞子20g,夏枯草10g,甘草5g,石决明10克。 06 温补命门法 《审视瑶函》说:“夫火在目为神光”,“夫神光原于命门”。又说:“近视乃火少”。命门火衰,神光不足,而成能近怯远症。 眼 目昏暗,时见黑花渐成内障者,宜温补命门。方用加味补肾丸:磁石30g,石决明30g,苁蓉30g,菟丝子30g,枸杞30g,补骨脂30克。共为细末, 用麻雀15只去毛咀足,留内脏,洗净,加青盐60g,水3000ml同煎,令麻雀烂,水将尽为度,取出捣如泥,和药末为丸(可加适量炼蜜)如黄豆大,每服 10g,早晚各1次。 病案举例 例1 朱某,女,12岁。两目视远不清年余,近来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曾在x医院诊断为屈光不正。验光配镜一2.5D,矫正视力1.2。因不愿戴眼镜,于76年3月21日来诊。 查视力,远:右0.6-1,左0.5+1,近:1.5(双),眉棱骨酸疼,头晕眼胀,干涩昏花,舌苔薄白,脉沉弦。 此 劳瞻竭视。用心太过,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经络涩滞。内服加减舒肝明目汤10剂,嘱其加强体育锻练,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经常望远,药尽自觉好 转,远视力双眼各增加1行。但失眠多梦,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沉弦细数,改用养血安神,滋阴明目之剂。方用加味补心汤10剂。双眼远视力均为0.8,能 看清黑板上的字,无其他不适。药已取效,仍宗上法,以加味补心汤15剂,研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每饭后服15g,日3次。1月后复查,双眼远近视力均 为1.5。 例2 彭某,男,9岁。其父高度近视。患儿因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曾在省医院诊断为屈光不正,建议验光配镜。因不愿戴镜,于79年5月12日来诊。 查视力,远:右0.6,左0.5,近:1.5(双)。外眼及眼底正常,面色皖白,形寒肢冷,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脉沉细。此先天不足,加之用眼太过,如能坚持远眺,注意用眼卫生,尚有转机。 拟补阴壮阳汤,兼服加味定志丸。1月后双眼远视力0.9。药已取效,仍宗上法,3月后双眼远近视力均为1.5。 讨论与体会 1.近视眼虽然可以验光配镜矫正视力,但有的仍不断发展,需多次更换镜片。高度近视眼,常能引起玻璃体混浊,黄斑及视网膜出血、萎缩、变性、裂孔、脱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2. 《审视瑶函》说:“久视伤睛成近觑”,“劳瞻竭视,能致病而损光华”。所以从事文字工作,描刺雕刻,绘图设计,及其近距离工作人员患近视者多,尤其青少年 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不注意用眼卫生,看书写字姿势不正,距离太近,时间太长,字迹太小,照明不良,等都是酿成近视的外因。但也有长期从事精密近距离工 […]

中草药分类

中草药分类 2016-12-01 中草药材 北齐徐之才曾把药物的效能分为十种,他说:“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是药之大体。”内容是: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即理气和胃药;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即利尿药;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即强壮营养药;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即泻水、通大便药;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即解肌发汗药;重可去怯,磁石、铁粉之属,即安神镇静药;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即利尿润肠药;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即收敛固涩药;燥可去湿,桑皮、赤小豆之属,即理湿化痰药;湿可去燥,白石英、紫石英之属,则滋润药。宋朝寇宗奭补充两种:寒可去热,即清凉药;热可去寒,即温热药。清朝贾九如又提出:雄可表散,锐可下行,和可安中,缓可制急,平可主养,静可制动等。各有见地,可供参考。 现在一般分法比较明朗,大致如下: 1.解表药 具有发散作用,包括疏解风寒、风热、风湿、暑气等外邪犯表。辛温解表,如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细辛、香薷、白芷、秦艽;辛凉解表,如葛根、柴胡、薄荷、豆豉、豆卷、桑叶、菊花、浮萍、升麻;驱风湿,如威灵仙、白芷、络石藤、五加皮、海风藤等。 2.泻下药 具有通大便作用(包括泻水)。寒下,如大黄、玄明粉;热下,如巴豆;润下,如麻仁、瓜蒌仁、郁李仁;泻水,如大戟、芫花、甘遂、牵牛子、商陆、葶苈等。 3.理湿药 具有除湿渗利作用。芳香化湿,如藿香、佩兰、佛手、苍术、厚朴、草果;淡渗,如茯苓、通草、苡仁;利尿,如车前、泽泻、木通、防己、瞿麦、猪苓、萆薢、萹蓄等。 4.祛寒药 具有温中作用(包括回阳)。温中散寒,如吴萸、丁香、干姜、茴香、乌头;扶阳壮火,如附子、肉桂、益智仁、肉果、巴戟天等。 5.清热药 具有清解内热作用(包括解毒)。苦寒清热,如黄连、黄芩、黄柏、知母、山栀、龙胆草、连翘、青蒿、夏枯草、丹皮、银花;甘寒清热,如鲜生地、石膏、竹叶、竹茹、天花粉、地骨皮、芦根、茅根;清热解毒,如玄参、犀角、青黛、大青叶、马勃、射干、山豆根、地丁草、板蓝根等。 6.涌吐药 具有催吐作用。如瓜蒂、藜芦、胆矾等。 7.消化药 具有消食健胃作用。如神曲、山楂、麦芽、砂仁、蔻仁、莱菔子、鸡内金等。 8.止咳药 具有肃肺作用(包括化痰平喘)。清肺止咳,如前胡、牛蒡、杏仁、贝母、桔梗、桑白皮、枇杷叶、马兜铃、百合、百部、胖大海;温肺止咳,如白前、旋覆花、紫菀、款冬花;消痰平喘,如胆星、半夏、白芥子、苏子、天竺黄、海浮石、鹅管石、竹沥、海藻、昆布、海蜇等。 9.理气药 具有舒畅气机作用。行气,如陈皮、乌药、木香、香附、郁金、金铃子、香橼;破气,如枳实、青皮、沉香、厚朴等。 10.理血药 具有和血作用,包括破瘀、止血。活血,如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五灵脂、延胡、乳香、没药;破瘀,如桃仁、败酱草、益母草、姜黄、刘寄奴、地鳖虫、水蛭、虻虫;止血,如仙鹤草、参三七、蒲黄、白及、槐花、地榆、侧柏叶、茜草、血余炭、大小蓟、棕榈、藕节等。 11.滋补药 具有营养强壮作用(包括补气、补血、温补、清补)。补气,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补血,如熟地、首乌、驴皮胶、龙眼肉、当归身、白芍;温补,如鹿茸、苁蓉、菟丝子、蛤蚧、五味子、补骨脂、狗脊、杜仲、续断、海狗肾、鹿角胶、虎骨胶;清补,如沙参、麦冬、石斛、女贞子、龟板、鳖甲、枸杞子、女贞子、天冬等。 12.开窍药 具有醒脑辟秽作用。如麝香、牛黄、蟾酥、冰片、苏合香、安息香、菖蒲等。 13.镇静药 具有重镇作用,包括息风、安神。重镇,如磁石、代赭石;息风潜阳,如天麻、钩藤、石决明、牡蛎、羚羊角、玳瑁、蜈蚣、全蝎;安神,如远志、枣仁、柏子仁、龙齿、朱砂、茯神、珠粉等。 14.固涩药 具有收敛作用(包括止汗、固精、制泻)。止汗,如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固精,如金樱子、芡实、莲须、莲肉、龙骨;制泻,如御米壳、赤石脂、石榴皮、诃子等。 15.驱虫药 具有杀虫作用。如使君子、芜荑、雷丸、鹤虱、榧子、槟榔、雄黄、苦楝根等。 从上面可以看到中药的丰富,并在治疗上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 我们体会到,药物作用于人体,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为恢复和加强体力,一为驱除病邪。简单地说,就是扶正和祛邪,也即《内经》所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现在为了便于学习和临证应用,将最繁用的药物结合常见证候,再作如下分述,有应生用或炮制用的亦加注明。 1. 扶正类 (1)属于肺者:分肺气虚、肺阴虚。 补肺气:生晒人参、生黄芪、冬虫草、山药。 补肺阴:北沙参、麦冬、川百合。 (2)属于心者:分心血虚、神不安。 补心血:细生地、麦冬、酸枣仁、柏子仁、龙眼肉、红枣、五味子、浮小麦。 安神:龙齿、云茯神(用朱砂拌者为朱茯神)、珍珠粉。 (3)属于肝者:分肝血虚、肝阳上升。 补肝血:当归身、白芍、制首乌、驴皮胶、潼沙苑。 潜阳息风:左牡蛎、生石决、钩藤、天麻、杭菊花、羚羊尖、炙全蝎。 (4)属于脾者:分中气虚、中气下陷。 补中气:党参、白术、山药、炙甘草、扁豆、饴糖。 升提中气:炙升麻、软柴胡、煨葛根。 (5)属于肾者:分阴虚、阳虚、精关不固、筋骨无力。 补阴:熟地、山萸肉、天冬、菟丝饼、桑椹子、熟女贞、炙鳖甲、龟板、制黄精、紫河车、核桃肉。 补阳:枸杞子、鹿茸、海狗肾、益智仁、鹿角胶、肉桂、熟附片、巴戟肉、锁阳、胡芦巴。 固精:金樱子、煅龙骨、煅牡蛎、莲须、芡实、桑螵蛸。 […]

大品牌佛慈依托广交会

第120届“广交会”第三期于2016年10月31日在广州隆重开馆。随着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全球需求不足的严峻形势下,众多外贸企业正在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科技创新,强化新品开发,创新营销模式,积极培训竞争新优势,在逆境中促转型求发展。60年来,广交会一直致力于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交流对接平台,推动国内外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澳大利亚对中医、中药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

核心提示:近日,澳大利亚卫生执业者管理局发布消息,表示7月1号开始,澳大利亚会对中医、中药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这一消息被很多媒体解读为 “中医首次受获西方承认,迈出走向世界第一步”。可事实却与此大相径庭,其实是给因华人移民而 “大到难倒” 的澳洲中医药行业套上了 “紧箍咒”。

澳大利亚对中医、中药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并非“中医走向世界的第一步”,而是澳洲政府为因移民而 “大而难倒” 的中医药套上了“紧箍咒”。

近日,澳大利亚卫生执业者管理局发布消息,表示7月1号开始,澳大利亚会对中医、中药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这一消息传到国内,被很多媒体解读为“中医首次收获西方承认,迈出走向世界第一步”。可事实却与此大相径庭,澳大利亚政府的这一举措,将使得的近90%的中医难以在澳洲独立行医,而且所有注册中医师必须严格遵循职业规定。看似中医的利好政策,其实是给因华人移民而“大到难倒”的澳洲中医药行业套上了“紧箍咒”。

Changes to import declaration requirements for health products – HSA, Singapore

CHANGES TO IMPORT DECLARATION REQUIREMENTS FOR HEALTH PRODUCTS FROM 03 May 2016 The Health Sciences Authority (HSA) has undertaken a review of the import declaration requirements for health products, with the goal to streamline trade documentation of health products imported into Singapore and to facilitate the submission of import permit applications via TradeNet®. With effect […]

丰牌金盒装问荆茶 Feng Brand Wenjing Tea

问荆 有报告“问荆”(植物)能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并能定其有效成分为硅酸。特别是它对已经硬化的血管还能使其恢复弹性。 “丰牌问荆茶”是由精选江苏太湖优质绿茶加配“问荆”用现代高新科技精细配制而成。生产过程中无化学反应,不含任何化合物,全系天然物质。本茶作为一种实用的保健材料,具有清热凉血,利尿,软化血管的作用。经无锡市200多列临床试验,证明问荆茶有良好的降高胆固醇及高三酸甘油脂的作用,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而且无任何禁忌与副作用。 Wenjing It is reported that “Wenjing”, a Chinese plant, can prevent and cure arteriosclerosis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It is also been confirmed that its effective ingredient is the silicic acid that is especially efficacious in resuming the elasticity of the blood vessels that has been sclerosised. Feng Brand WENJING TEA is […]

食药监局权威发布:真正堪比砒霜的其实是。。。

2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全文如下:

近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对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的监测检验。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砷含量为4.4~9.9mg/kg。

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有关专家分析研判,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为1.0mg/kg,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

人民日报:谁束缚了中药审批?

中药审批边缘化审评通过率低、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让很多企业对中药新药研发望而却步

屠呦呦获诺奖对中医药行业无疑是利好,但中药审批正在被边缘化。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网站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获批的药品生产批文为16.9万件,而中药只占其中的35.7%。近3年的药品审评年度报告显示,2012—2013年,获批的中药数量分别为27个和37个,只占当年新药总数的约6%。而2014年获批的501个新药批文中,中药只有11个,仅占2.19%。

HSA Singapore – Guidelines for Traditional Medicinal Materials

These guidelines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trade in the dealing of traditional medicinal materials in Singapore.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ese guidelines serves to supplement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is not at any time meant to supersede or replace any of the legislation. The term “traditional medicinal materials” shall cover medicinal materials […]

冬虫夏草全鸭汤救了武则天!

相传在公元690年,晚年武则天因体衰多病,咳嗽不止,稍感风寒便病情加重,尤其在冬季,不敢轻易地走出寝宫。太医为治疗她的病,什么贵重的药品都用过,但是不见多少疗效…

六味地黄丸你吃对了吗?

六味地黄丸源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配伍组方上具有“三补三泻”的特点。

中药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加味而成。现代医学研究,六味地黄丸还具有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但畏寒怕冷、痰多湿重之人不宜服用。